
期中质量分析主持词
主持词要根据活动对象的不同去设置不同的主持词。随着中国在不断地进步,我们对主持词已经不再陌生,现在你是否对主持词一筹莫展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期中质量分析主持词,欢迎大家分享。
期中质量分析主持词1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
20xx—20xx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期中质量分析会现在开会。
这次会议目的是分析、总结开学以来我校教学质量情况,部署今后的教学工作,进一步牢固树立“质量强校”意识,切实加强教学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动员全体教师坚定信心,努力拼搏,力争完成我校“教学质量提升年”这一战略部署,在新的一年里把我校的教学质量提升到一个更高层次!
今天的教学质量分析会主要有五项议程:
第一项:由李昭伟主任对这次期中成绩进行分析总结
第二项:由朱树森主任公布各年级成绩优秀学生名单并颁发奖状奖品 第三项:优秀学生(和进步幅度较大的学生)汇报自己的学习经验。 第四项:由张校长对这次期中工作进行总结,并对今后的考试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第五项:由郑校长做总结讲话。
在会议正式开始之前,我强调两点要求:
1、请所有与会老师暂时把你的手机调到震动或静音状态
2、请与会的老师和全体同学认真听会,保持会场的安静;
一、会议进行第一项:掌声有请李主任对这次期中成绩进行分析总结。
李主任所做的分析全面、透彻,用数据说话,这也是我们教学处今后认定师生成绩的重要标准之一。希望全体师生能做到比、学、赶、帮,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努力提高自己的成绩。
二、会议进行第二项,由我宣布各年级成绩优秀学生名单,并颁发奖状奖品。
三、会议进行第三项:学生介绍学习经验。
四、会议进行第四项,掌声有请张校长对这次期中工作进行总结
张校长的总结全面、具体,希望各位老师、全体学生能够按照张校长的`指示和要求,不断完善自己,不断挖掘自己的潜能,使自己的成绩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5、会议进行第五项,掌声有请郑校长做总结讲话。
非常感谢郑校长的精彩总结,感谢郑校长对全体老师和同学们的殷切希望。希望大家能够通过今天的教学成绩分析会,总结经验,扬长避短,以新的思想观念和更加饱满的精神状态,积极投入到今后的学习中去。
会后,希望全体师生迅速行动起来,深刻领会会议精神,结合自己的实际,认真查找问题, 深刻剖析原因,谋划整改措施,并精心制定下一步教学目标,明确重点,理清思路,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把思想统一到今天的会议精神上来,落实到行动上去,为全面提升肖营子初级中学教学质量而努力奋斗!
期中质量分析主持词2老师们、同志们:
现在开会。
经学校研究决定,今天下午我们召开期中考试质量分析会,主要是总结半学期以来的教育教学工作,分析期中考试成绩,确定下一步工作重点,开学以来各项工作进展顺利,开局良好。我深知:这样的局面是全体教职工共同努力的结果,没有大家的共同努力、没有大家的齐心协力、没有大家的帮助支持,就没有今天各项工作逐步向好的良好局面。在此,对各位恪尽职守、爱岗敬业、潜心教学的全体教师表示深深地感谢和崇高的敬意,感谢大家自开学以来的付出、奉献和努力,谢谢大家!
一、期中成绩分析(xxx)
二、校长与大家交流几个关系
一是求和修的关系。我认为:干工作、为人处事有2种不同的态度和方法,一种是求,另一种是修,这两种不同的态度方法是截然相反的两个不同的心理过程,“求”更加注重结果,而“修”更加注重过程。“求”可能导致的结果是人浮于事,任何工作不考虑过程,只考虑结果,不注重过程付出,只注重结果的成败。就拿大家最关注的焦点问题评优选模来说,部分人可能仅仅考虑评优选模的结果人选有哪些,但对别人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敬业乐业、付出奉献的过程关注较少、考虑较少;只关注评优选模的优秀人选当中为什么没有我,对自身日常工作中的工作态度、工作能力、工作方法考虑少、反思少,导致评估结果一出来,有的人就怨天尤人、四处喊冤。而“修”更加注重过程,凡事将工作做在平时,将功夫用在当下,至于结果是什么则没有考虑,或者考虑较少,用“修”的态度为人处事干工作的人,心态比较平和,态度比较自然,能够做到得之淡然、失之淡然。同样,还是拿评优选模来说吧,采用“修”的心态为人处事干工作的人,当评优选模的结果出来时,发现自己不在其中,可能更多的是反思自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对入选的人员致以深深的钦佩和由衷的祝福。在平时的工作生活中,愿每个人都能够用“修”的心态去为人处事、待人接物,因为看轻,所以快乐;因为看淡,所以幸福。请大家牢记:知识是学来的,能力是练出来的,而一个人的福报是修出来的。我当校长可以明确的告诉大家一不为升官,二不为发财,我当校长也是为自己修福报的。尽心干事,尽力工作,真诚待人,不谋私利,不徇私情,这些不都是在为自己修福报吗?
二是得与失的关系。“得与失”本身就是一对矛盾,它们是可以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有得就有失,有失就有得。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在你得到的时候,不要沾沾自喜,多考虑考虑自己失去了什么,尤其是在个人得到了自己不该得到的东西时,你可能失去的更多;同时,在你失去的时候也不要自寻烦恼,悲观失望,妄自菲薄,“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你今天失去的,说不定哪天就能给你带来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凡事没有必要患得患失,斤斤计较,你所需要的可能就是时间,就是等待。时候到了,该得的一点也少不了你的,该失的一点也多不了你的。还是那句话,也请大家牢记这句话“人在做,天在看,举头三尺有神明”。自己当下的所作所为都是在修自己今后的福报。今后的福报,都与今天的所作所为密切相关。上天是公平的,他在为你关上一扇门的同时,一定会为你打开另一扇窗。凡事别着急,慢慢来吧!
三是公与私的关系。我们都是国家公职人员,都是干公事的,干公事就应当有公心;同时我们又是一个个个体,有自己的利益诉求。这就要求我们正确处理公与私的关系。岱岳区教育局王增军局长关于公与私的关系曾经有一段精彩的`论述,至今印象深刻,他说:大公无私是圣人,公而忘私是贤人,先公后私是好人,有公有私是常人,先私后公是小人,有私没公是坏人。在日常的工作生活中,我们可能做不到大公无私、公而忘私,当不了圣人、贤人;但我们也决不能先私后公、有私没公,去当一个小人、坏人;那就让我们做一个先公后私、有公有私的好人、常人吧,一定要牢记好人和常人的标准,那就是:先公后私和有公有私。同时,公与私也是一对矛盾,它们也是能够相互转化的,正如“最大的自私是无私”这句话所说的,其含义就是:当你不计个人得失的为他人付出奉献时,每个人心里都装着你,想着 ……此处隐藏4671个字……这两年我们实行教研组捆绑考核,和成绩好的老师同组大家都受益,相信在座的每位都不想成为木桶的短板。希望我们的老师在下次月考中能取得令人满意的成绩。
第二方面:教学教研有关问题。有两点需要我们特别关注和改进:
1、“大投入,小产出”现象。
目前,低效现象依然存在,体现在课堂、集体教研、备课、批改、作业、课堂小测等每个环节。我们老师教一个学科很累,学生学七八个学科更是辛苦。累,更多的是因为我们教得低效。以前我和几个主任在一起探讨过于君老师改行教地理的例子,大家都觉得她讲地理课讲得不如专业老师好,但为什么她能在考试中得满分?就在于她的课堂效率,她一天讲多少就要求学生会多少,不贪多,不冒进。大家不要认为课堂效率就是人家一节课讲了10道题,我讲了20道题,这就是我高效,他低效了,这是一厢情愿,甚至事与愿违,适得其反。真正的高效是即使你讲了5道题,别人讲了10道题的,你的学生学得透、学得精,抓住了要领,怎么问都问不倒,这就是高效。不能做到高效,咱最起码做到有效。这次考试刚改科的部分老师也都接近满分,这都很说明问题。
2、质量观尚未真正落实。
其实,每次考试后第一个质量分析会应该是在组内开,不摆困难,只找经验和问题,更重要的是找到咱组应该采用什么有效措施来克服困难。质量高与低,取决于老师个人的水平,也取决于教研组的整体合力。会后,我们希望所有备课组长和教研组长,都到各自级部主任和学科主任那里看看自己所在团队的成绩,认真总结经验,查找原因。偶尔摔一跤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怎样站起来,不知道被什么绊倒了,结果下一次还在这里摔倒。
去年初三生物组的老师相互听课、评课、代课,大家在下面坐着听,你讲的不好,先下来,我帮你讲。大家去听你的课,开始背书了,一起帮你看着抽学生背,有多少老师能做到这一点?这种做法才真正体现了我们是一家人,体现了团结合作。老师们,谁行谁不行呢?只要咱们一起努力,肯定就行。有的老师,从来不参加教研,好像教研组里的每一件事、每一个人都和我无关,这种态度很不可取,大家都生活在一个集体里,即使咱觉得咱不需要再提高了,咱也可以帮着别人提高一下。什么叫幸福?幸福就是被需要。在组上也是这样,帮了别人说明我被需要,是真幸福,比多赚钱都要幸福。
第三是怎么做?——方法确定质量
有了态度和认识,更重要的是要有行动,要理理思路,找准方向。
1、抓理念。理念就是导向,如果一味地“低头拉车”而不“抬头看路”,再年轻的牛也只是一头缺少新思想、按部就班的“老”牛,所拉出来的车也只能是一辆破车。
一要有“实干”理念。实干,就是一要干,二要实、要“韧”,要“苦”,要坚持、要付出辛苦的劳动,要避免盲干。有的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一不看课程标准,二不看考试说明和历年的考试题,把一些已转移到高中,或者只要求参考或者了解的内容还一味地往学生头脑里灌,信息闭塞,目标渺茫,这都是不可取的。
二要有“效益”理念和“均衡”理念。要注意班级之间和内部的均衡发展,班主任要平衡好各学科,不能无意识地拉大了与平行班间的差距,为什么一个老师教,结果大相劲庭呢?这次考试,有的班级在上次月考中是倒数第一,期中考试上到了前四名,这说明什么?一个优秀的班级背后必定有一个成功的班主任;一个班级的成功取决于班主任的管理理念与行为,班主任是班级的灵魂和主帅,是成败的关键。
2、抓常规。
一是课堂。课堂是我们导学施教的最主要场所,“课堂一松,课后皆空”,课堂效果的好坏,是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我们的课堂教学在一定范围内还未走出“一言堂”、“多讲少练,甚至不练”的老圈子。所谓的“合作与交流,互动与探究”仅仅停留在“虚无飘渺”与“表演作秀”层面,少数课堂纪律松散,有的老师对教材的处理和知识的拓展、整合、迁移不够。教学中,我们既要做到“严而活”更要做到“分而合”。“严”就是要严肃课堂纪律、严守课堂常规、严格要求学生和自我;“活”就是要求我们导得灵活轻松,学生学得活跃愉快。“分”就是要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分层要求、分层练习、分层指导,“合”就是要求我们广大教师对学生要全体发展,共同进步,不能顾了这头丢了那头。
二是备课。目前,教研组集体备课还存在以下现象:一是照搬照抄。这次查备课竟然出现了一些花絮,今年的备课上面竟然出现别的组老师的名字,二是形式主义。有的教研组把备课当作任务,导学案备归备,到了上课时,完全按照自己以前的思路进行讲授,导学案只是一种摆设。有的老师自己备的导学案都不用,这不是本末倒置吗?还有的教研组,导学案集体备课,只说内容,不说教法,结果是上课的老师没有领会意图,上的和备课人想的不一样,备课上课两张皮,浪费脑力还导致低效。
三是作业。就是抓住了提质量的关键点。要从布置、批改、辅导、订正等各个环节入手。现在多数教研组作业基本一致,但个别老师无批改或找学生代批,质量得不到保证,学校今后会加大作业和批改的检查力度,布置了就必须要批改。也有的老师批改跟上了,暴露出的问题却没有及时订正,补救,没有发挥作业的反馈作用。
3、抓学困生。我们很多人都对学困生的关注程度不够,口上有手上无,眼里有心里无。职业责任感告诉我们:对他们的歧视和放弃是一种犯罪。上周我们的办公会我们严格制定一条纪律:从今往后,在实验中学,不管什么时间、什么人,口中不许再吐出“三类生、差生、拉子”之类的词语。将人心比自心,我们的孩子受到这种待遇,心中会是什么感受。经验告诉我们:抓学困生不仅能快速提升平均成绩,对于前1/3、前1/5的学生更是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水涨船高,反之亦然。我们曾经探讨有的老师的教学成绩为什么非常好,结论就是他们一个学生也不放弃,初四能说没有基础很差的学困生吗?我们在听课的时候发现初四有些同学有的学科一片空白,但在有些老师的课堂上都在背书,都在学习,这就是教学的艺术。
4、抓薄弱学科。人若生病,局部有问题,整个人就不健康;如果对症下了良药,患处康复了,整个人也就健康了。所以各年级主任要督促相应学科的教师保质完成学校制定的规定动作,同时要对加大对薄弱学科的关注力度。老师们,千万不能让学生误在我们手里,要对得起学校对我们的信任,更要对得起学生和家长对我们的期待。
5、做好教学计划。各级部要督促备课组长制订详细的教学计划,要细到哪节课讲什么内容,不折不扣地落实,不要受任何外在因素的干扰。今年教学时间短,我们必须要严控进度,可以适当调整,但幅度不能太大。要控制好作业量,原则上初一至初三9:30前要休息,初四控制在10点以前,严控体罚与变相体罚等现象的发生。
各位老师,面对成绩与不足,我们要保持清醒头脑,认真寻找差距,一切工作要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出发,沉下身去,静下心来。希望大家都能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远处着眼,从细处着手,向管理要效益,向课堂要质量,充分发挥与挖掘全体教师的潜力,实现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更快提升。
最后,也算是给大家布置一个任务吧,回去开个教研组质量分析会,每个人写出一份实实在在的反思,然后在周一放学前上传到学校网站上,大家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