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职场文书 > 职业规划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时间:2025-11-02 23:46:29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

在日复一日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最不陌生的就是论文了吧,论文是探讨问题进行学术研究的一种手段。你写论文时总是无从下笔?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1

有计划目标的职业生涯规划制作并不容易,为了这份规划,下载了许多资料,也查看了许多职业规划范文,但那些范文多数都是草草收场,更多的是对自己的激励的语言,而非细致的自我分析。

以前不是没机会来进行自我的剖析,而是一方面因为不知道方法,不知道怎么去做;二是因为懒惰形成的惯性让自己哪怕是有些奇特想法时也被玩耍所淹没,然后就成了已经忘却的记忆。很高兴自己能一个人坚持下来并完成这份生涯规划书,很信奉一句话:今天的你是你昨天的决定产生的`。

人是不能活在记忆和幻想里面的,应该是靠希望和追求活着的,只有这样的人生,才更有意义。 看而今的大学校园,只为混毕业证书而荒废学业的人,为电脑游戏而晕晕沉沉的人,为贪玩好耍而得过且过的人…比比皆是,人生成功的秘密在于机会来临时,你已经准备好了!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2

【摘要】从探讨项目教学法对于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作用出发,基于创新创业教育视角分析项目教学法与应用型人才职业能力培养之间的联系,并积极探究应用项目教学法提升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能力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项目教学法;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

【基金项目】本文系20xx年度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教学改革立项项目“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研究——基于应用型人才的创新创业教育视角”(编号:10110T170018)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7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0568(20xx)29-0126-03

作为一种实践性很强的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能够在激发学生实际行动的同时,提高学生专业实践技能,在向学生教授理论知识和操作技术的基础上,对学生职业能力进行重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强调服务于行业企业的技术进步,侧重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强、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人才,应用型人才的职业能力培养更加要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的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工程的对接。项目教学法通过设置与行业企业技术技能需求实际相吻合的主题,利用项目任务驱动,能够将应用型人才的专业技能学习与职业发展相结合,提升与岗位知识体系需求相适应的能力和素质,有利于培养行业企业所需的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因此,项目教学法适用于应用型人才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对于将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紧密结合,开展应用型人才现代科学知识教育和工匠精神培育及工程师文化渗透有很好的作用。

一、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

项目教学法基于人本主义、建构主义与行动学习法理论开展项目教学活动,教学模式是根据教学项目进行科学设定,教师发挥其引导、组织作用,发挥学生主导作用,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最终营造出教师引导,学生主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具有创新性、协作性的教学氛围。由此,引领学生提高自主学习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參与项目活动与项目合作时,提高学生互助能力、协调能力与合作能力。

项目教学法在我国高等教育中的应用起步较晚,利用项目教学法开展教学活动在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综合能力、职业素养等方面已取得了显著的教学效果,愈发受到高校教育学者的重视。项目教学法的基本操作路径是教师通过研讨设定一个符合教学目标和学习阶段要求的教学实践项目,将教材知识分解成若干有联系的实践项目,让学生参与其中,以教学项目为中心,开展教与学的项目组织活动。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应用项目教学法,能够促使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总目标中,形成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合力。

1.选择并确定项目

实施项目教学法的第一步是选择符合教学实际和教学要求的实践项目,构建紧密结合当前的就业形势和大学生的就业需求,设定出难易适中、科学合理的项目课程,将其应用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应重视项目的趣味性,可采取场景模拟等方式。教师要合理引导学生,帮助学生形成对行业企业职业岗位的正确认知并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

2.划分项目小组

划分项目小组时要综合衡量班级的综合实力,按班级整体为单位进行分组,每组6~8人,每一个项目小组确定一名组长负责整个项目实践过程的实施,在整个项目实际过程中,教师要充当协调和引导者的角色。

3.制订并完善项目实施方案

教师首先要制订好整个项目的实施方案,项目方案确定以后教师应和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充分考虑学生需求,合理地采纳学生的意见,对项目进行进一步的补充完善,并制订考核方案,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升项目实施效果。

4.按照计划方案开展项目

组长要发挥好自身职能,统筹安排项目内容,做好小组成员的分工,提高组员的执行力和协作水平。组长要实时监控组员的项目实践情况,及时纠偏,若遇到无法解决的问题,应积极向教师反馈和求助。教师要提高指导的针对性,耐心地帮助学生掌握和吸收相应的知识。

5.汇报结果与总结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形成对求职的正确认识,并提高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了提高项目教学法在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的应用效果,应制定出科学的考核标准,从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创新能力等出发评估各小组及小组成员的能力水平。还应该开展多种形式的项目结果汇报工作,考核学生的项目学习效果,小组组长作为重要汇报人要将本组的项目实践结论进行充分汇报,并解答其他小组和教师的疑问。教师在汇报完成后要进行总结点评,帮助大家认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进。

二、项目教学法与应用型人才创新创业教育的联系

创新创业教育是一项多样化知识和综合能力的教育,项目化教学法是一种整合多方面的知识体系、为综合能力培养搭建综合载体的教学方法,应用项目教学法有利于创新创业教育在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课程体系内进行独立课程的展示与体现,有利于建立跨院系、跨学科、跨专业交叉培养的新机制,加强跨学科的教学组织和跨学科的教学资源建设。

1.切入点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信息技术飞速进步,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更加多元化。在时下愈演愈烈的社会竞争环境下,各个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精细化”,应用技术型大学作为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基地,应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和当前市场发展和行业企业技术进步的需求,着重提高学生的技术特长和创新创业能力;将创新创业教育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中,并基于此,做好项目教学,对课程体系、教学模式和方法等 ……此处隐藏40461个字……赛,大学生职业规划设计日趋理性,让他们对自身、对职业、对未来有明确的认识,对个人的职业目标和实施策略了然于心,从实际出发分析个人现状、社会环境,合理设计,展现了丰富多彩的职业生涯规划。

一、我院大学生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现状调查分析

本次现状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和个别访谈形式,分别在赛前随机发放调查问卷和在赛后在参赛选手中发放调查问卷,问卷分发时候注意学生的学科分布。赛前随机发放问卷600份,实际回收587份,有效问卷553份;赛后在参赛选手中发放问卷550份,实际回收538份,有效问卷515份。另外,本人在11个系部开展个别访谈共21人次。经过对调查问卷和个别访谈的分析,我院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具有的特点如下:

1.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具有良好的群众基础

由于大赛的宣传组织到位,参与率达到了在校生人数的23%。大赛一开始就得到广大学生的欢迎,很多学生纷纷前往咨询大赛的有关情况,踊跃报名参加。在随机问卷中,有43%的学生认为举办大赛非常有必要,49%的学生认为举办大赛有必要;有73%的学生表示会关注大赛,有61%的学生打算参加首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接受调查的学生普遍对于学校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认同,由此可见,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在我校的大学生当中是具有较好的群众基础的。

2.大多数学生能够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

在随机调查问卷中,大部分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意义认识到位,有92%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重要,有91%的学生认为职业生涯规划对个人职业发展来说重要;大部分学生了解职业生涯规划设计的内容,有82%的学生基本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有81%的学生做过个人职业生涯规划;有89%的学生认为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有意义;有78%的学生认为自己今后需要继续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

3.大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途径单一

经过统计,参加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选手多为大二和大三的高年级学生,大一的只有8名学生参加比赛。了解得知,我院在大学二年级中开设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大二大三的学生经过课堂学习,掌握了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而大学一年级未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在对参赛的大一学生的访谈中得知,他们是在高中的课堂上学习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在对参赛选手的调查问卷统计显示,学生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情况是,64%的学生通过大学课堂学习,30%的学生通过中学课堂学习学习,4%的学生通过书本自学,2%的学生通过网上自学。

4.普遍参赛大学生期待通过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得到更大的锻炼和提高

参赛大学生给予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意义充分认可的同时,也对大赛提出了较高的期待。在参赛选手调查问卷中,有93%的学生希望职业生涯规划大赛赛前应加强培训,在选择加强哪些方面的培训中,有41%的学生选择自我认识,37%的学生选择职业规划知识,20%的学生选择就业形势与政策和行业发展,2%的学生选择了其它方面;另外,100%的学生认为通过大赛可以提高职业能力、明确职业目标和更好地认识自我等。

二、开展大学生职业生涯设计大赛的启发和思考

1.培养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思维能力是主要目的

职业生涯规划是一个长期动态的过程,要使职业生涯规划在个人的职业生涯发挥积极作用,就要不断提高个人的职业规划能力。[1]在本次大赛中我们发现,大学生通过参加大赛,进一步了正确的就业观念,实践了职业生涯规划知识。但是,要在短短的一个月的比赛和培训时间里面,使参赛的大学生能够迅速地提升职业生涯规划能力,显然是不太可能的。职业生涯规划能力和就业、职业能力的培养,更多的应该依靠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根据周围的环境和对自我的认识,经过不断思考和付诸行动来逐步提升的。所以,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应该着重培养大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思维能力,传播和普及职业规划理念,帮助大学生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知识的实践,在比赛中积累经验,掌握职业规划的基本方法,认识到职业生涯规划对自身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需要不断地进行思考和调整。

2.把课程教学与大赛有机结合是有效切入点

课堂教学是是职业生涯教育的主阵地,主要指专业教师在课堂上介绍职业生涯规划基础知识、基本理论、操作与方法等内容为主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2]学生参与课程和大赛有不同的体验,可以取得不同的收获,从目的性来看,在课堂教学中主要是教授理论知识为主,而在职业规划大赛中,主要是培养学生思考与动手规划的能力为主;从过程来看,在课堂教学中学生先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理论知识,然后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实际操作,而在职业规划大赛中,学生先是动手进行个人职业生涯规划,递交作品后再经过指导和培训,进一步学习职业生涯规划的知识。所以,在课堂教学中应以为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认知自我、认知社会的能力,教授目标确立、实施策略及评估修正的方法;在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中应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检验能力、学习交流的平台为主,侧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思维、动手操作和创新能力,把课程教学和大赛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得到深入全面的指导和培训,牢固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知识。

3.加强职业测评和指导培训是重要途径

职业测评有利于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中正确定位,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特长,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职业环境,进行合理的职业生涯规划。通过职业测评,让学生对自己的职业兴趣、职业气质和性格等有所了解,并以此为依据扬长避短,进行准确的自我定位和职业选择,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如果学生能对自己的职业能力作出恰当的评价,就可以在学习和工作中,不断提高自己的职业发展力,主动发展和补充自己相应欠缺的能力,不断思考并调整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使自己能够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提升自我。

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指导培训主要是针对于参赛大学生在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作品过程中,主办方或指导老师有针对性地进行的以职业生涯规划内容为主的指导和培训。可以通过三个方面的工作来提高职业生涯规划大赛的指导培训作用,首先,实行指导老师对参赛大学生全程性指导,使学生在参赛过程中不断得到具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帮助;其次,合理安排比赛过程中的培训课程,不流于形式,一方面,做好与学生的互动,另一方面,做好与课堂教学的有效对接,把培训平台做成大学生设计职业生涯规划的“加油站”和“维修站”;再次,充分利用社会与企业资源,请站在时代与市场前沿的专家讲授就业的形式与政策、岗位胜任能力要求等大学生鲜为人知的内容。

参考文献:

[1].龚宇平.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探析[j].中国林业教育,20xx(1):13-15.

[2].时皓.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高职院校职业生涯教育体系的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xx.

作者简介:

曹熠城,男,1980年12月出生,福建龙岩人,讲师,主要从事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欧雪婷,女,1980年11月出生,广东佛山人,助教,主要从事高校教育教学和园林设计工作。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