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说课稿汇编9篇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说课稿,编写说课稿是提高业务素质的有效途径。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说课稿9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说课稿 篇1一、说教材
我说的内容是人教版PEP小学小学义务教育标准实验教科书供三年级起使用的第二册Unit3 《How many?》第一课时。全课紧紧围绕“询问物体多少”这一日常用语展开。学生通过本课学习,应会用“How many?”来询问物体的多少和用英语表达数字来回答物体多少这个问题。可见本课是功能型的交际型的交际训练课。而且所学这些知识点都是学生非常熟悉而且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所以教师教起来会比较顺手,学生也会乐于学习,并易于在生活中进行运用。因此,我以“任务型”教学为纲领,通过听,说,读,写,演,画,唱等一系列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同学们大胆运用英语参与实践并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使他们获得学习英语的成就感和喜悦感。
根据教材及英语课程标准的要求,特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
1、掌握How many句型的含义和使用;
2、能用英语表达1——15的数字。
3、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达到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本课的重、难点为:句型How many ?及11-----15数字的认读。
二、说教法:
本课我借助“任务型”教学方式,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将听、说、玩、演溶于一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主动性,为此,本课我采用如下教学法:
1、全部动作反应法(TPR),让学生在有节奏说唱中体验语言,在轻松愉快的行动中输入语言,让他们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从而为培养他们用英语进行顺利的交流打下坚实的基础。
2、游戏法:通过多种游戏使学生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
3、情景教学:利用电脑课件、图片、实物,使学生在特定的语境中领悟到该课的重点。
三、说学法
1、“迁移方法”的指导:由于学生学习之前对1——10为几个数字的读法已经认识,因此在本课教学时,把旧知迁移过来,启发学生思维。
2、会话技巧的指导:在会话教学中鼓励学生大声说,说清楚,并配以表情、手势,有感情、有条理的说,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整体教学设计:依照英语教学的直观性、趣味性、实践性的教学原则,结合合作学习和任务型教学的新理念,我利用头饰、录音、电脑课件、图片等媒体设计教学。
整个教学程序采用听、说、玩、演等一系列的教学活动,具体设计为热身——新知——趣味操练——拓展——课后活动。)
(一)热身
英语较好的带领:1、齐唱歌曲:Ten little candles dance
2、老师与学生热情问好。
3、 1.Listen and do.(做第一册Unit 6 A 部分Let’s do)
Show me 1 and 2.
Show me 3 and 4.
Show me 5 and 6.
Show me 7 and 8.
Show me 9 and 10.
(通过唱唱、问答的形式,不仅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积极性,而且营造了学习英语的氛围。同时也为本课的教学作了知识的铺垫,构建了知识表象。)
(二)新知
T:今天,老师要跟大家表演一个魔术,大家看好了!
1、老师出示空盒子,然后逐一变出八张苹果卡片。
2、老师将所有的苹果卡片拿起来,向学生提问:How many ? 请理解问题的学生猜测(可以使用中文)。当绝大多数学生都理解这个句型的意思后,老师把所有苹果图(可用作奖品)贴在黑板上,对学生说:“How many ? Let’s count!”带领学生一起数数。在数数的过程中,老师将各个数字贴在黑板上。(数字与英文单词对应)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根据小学生爱看魔术这一年龄特征,创设了变魔术的情景,引入新句型、新单词的学习。)
(2)、课文学习
1、老师带领学生操练。(由会的学生摘下苹果,显示卡片后面的数字,然后教读)
2、用拍手的方式练习。如:你拍一,我拍一,英语ONE,就是一,ONE,ONE,ONE
3、游戏:Listen and show
老师随意说出数字,请全班学生伸出相应数目的手指。学生在伸出手指的同时,要重复老师所说的数字。
学生小组练习。
4、游戏:Look and say
老师伸出手指,请学生迅速说出数字,比一比谁说得最快。
同桌练习。
(用TPR、游戏、竞赛这些教学方式,既能活跃课堂氛围,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进入英语王国,又能够很好的帮助学生学习新知识,为下面教学作好铺垫。)
5、T:Panpan今天也为我们准备了魔术表演。我们来看一看,今天他为我们表表演什么。
学生听录音,指课本,学生说。
6、再放录音,请学生跟读。
7、请学生表演课文内容。一人当Panpan,八人当兔子。
8、同桌练习句型“How many ?”
(在听读的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演演的形式让学生在情景中练习达到掌握的目的。)
9、趣味练习:
贴图练习:课件放录音,由学生将手中相应的图片贴上黑板。
电话号码练习:学生说出自己的号码,其它学生说出中文。
(三)拓展学习:(机动)
1、看VCD的学数字部分。
2、拓展学习9和10的读法。
3、报数练习。
4、课件演示火箭发射,学生倒念十个数字。
(四)课后活动:
1、用英语数出教室窗户的块数。
2、准备一些卡片,在上面画出不同数目的各种物品或动物,与好友进行游戏:猜猜看。
(将课内的学习延伸到课外,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
五、小结:
本课教学我首先给学生交流的空间。根据《小学英语新课程标准》提出的目标,其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目标使他们初步建立学习英语的自信心,使他们初步具备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因而,我在设计这堂课时,一直注意尽可能的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多进行语言的交流。
其次,我采用游戏,提高学生兴趣。小学生学英语最重要的是要培养他们学习英语这种语言的兴趣。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 ……此处隐藏12000个字……猬很孤单,你有什么好办法?
(2)除了小刺猬的家人外,森林里还有小刺猬朋友,他的这些朋友,同样也用到了剪的技巧?让我们一起来找一找,CAI出示橡皮泥作品(强调用剪刀“剪”的技巧)。
(3)这节课,我们要用刚刚学的“剪”的技巧来塑造小动物,然后把他送到这个美丽的森林中。
4.在动手前,老师应给予提示:
(1)小组分工合作,一部分同学做小刺猬主人,一部分同学做小刺猬朋友;(如果塑造小刺猬朋友时,碰到困难,大家可以讨论、合作)
(2)制作时间15分钟,用上剪的技法;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实践为主,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除了看到老师的组织与相关的引导外,基本都是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实践,以及同学之间的相互交流。
(3)小组内评出最佳小主人和最佳好朋友。动手能力弱的学生制作小刺猬,老师提醒他们,制作的小刺猬能与众不同,可以在形态上、姿势上进行设计。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尝试制作其他动物。学生在制作的过程中,老师边巡视边帮助解决一些问题,同时牵线搭桥,让制作同一种动物的同学互相交流。
本设计,既承上又启下,在书本制作小刺猬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散与拓展。设计具有一定的梯度,使各类学生都能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有所收获。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了与其实际水平相适应的方法,既照顾了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又激励了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以整体把握班级群体和个体的实际水平,解决“合格+特长”的问题。学生在与情境的交互过程中产生了自己的目标,即“生成性目标。”学生有权利决定自己最想学做的,并且越来越深入地进行探究。
(五)创设情境,欣赏技巧
每一小组在小组长的组织下,评出了最佳小主人与最佳好朋友,老师从不同角度把作品一一拍摄下来。
1.欣赏最佳作品。
2.学生介绍作品的亮点,介绍自己的感受。同学互评(评优点、说建议)。课堂上不但有学生的自我评价,有学生之间的相互评价,有教师最后的总结评价。互动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有效的教学评价,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树立信心,促进学生的发展。
3.每个同学的作品都有亮点,当音乐响起的时候,小刺猬主人想把可爱的小动物们邀请到美丽的森林中。“同学们,在送别小动物的时候,轻轻地送上你真诚的祝福。我想采访几个同学,你送上了什么祝福?”这节课并不只是单纯地进行劳动技术的学习,而是把思想教育和情感态度方面的目标有机地渗透在劳动实践中。
4.是呀!小刺猬主人和他的朋友在这美丽的森林里快乐地生活着。这都是因为他们感受到了爱:朋友的爱、大自然的爱,大家的爱。同学们,爱动物,爱自然吧,在爱的怀抱中,会更加幸福,更加快乐!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应沟通课堂内外,开展综合性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学习空间,增加学生实践的机会,在实践中运用,在运用中提高。
本课的整个教学过程,充分采用了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使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提高了学习的积极性,把“要我学”变成了“我要学”,把“学会技术”变成“会学技术”。
说课稿 篇9[说教材]
本次口语交际位于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的语文园地八中,话题是“未来的桥”。学生可以在现实中,与同伴的交流中,生发出形形色色的对未来的桥的设想。本单元的口语交际话题与本单元的专题密切相关,阅读课及相应的准备活动成为了口语交际的重要知识背景。这样的话题,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知识积累,发展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既联系课文,又贴近学生生活,使学生有话愿说,有话可说,利于达到相互交流、提高口语交际能力的目的。
[说目标]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围绕口语交际课的基本目标,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努力创设开放、有活力的学习氛围,使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全面提高,本课的目标定为:
1、发挥想象,激发表达欲望,使学生乐于交际,善于交际。
2、在活动中能主动与人交流,大方地向他人介绍自己的作品。
3、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中学习倾听、质疑、评价。
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大胆表述、质疑,主动与人交流。教学难点是学习倾听、质疑、评价。
[说过程]
根据以上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我设计了4个环节,分别是: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二、语言训练,借画学说;三、再创情境,提升说话;四、总结。下面我就每个环节的简单谈谈自己的设计理念:
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
1、谈话,引出“桥”。
2、展示资料,说一说喜欢的桥。
【设计理念:在课堂开始,学生尤其想向教师和同学展示自己的课前准备情况,主动介绍和说明的表达欲望很强,借此机会,引出话题,让他们有话可说,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熟悉的桥,并在这个过程中交流经验,展示作品,体现学生的成功感、自豪感,激励和提倡学生的主动学习精神。】
3、讨论:怎么把桥说好。
【设计理念:口语交际课的重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为避免使学生说一些烦琐的、无序的语言,或是循规蹈矩地用指定地句式说,在第一个同学介绍完之后,我安排了“他是怎么把这座桥说好的?”这样一个简要的指导和点评,目的是训练学生关注到说话的有序性和目的性,为后面同学的介绍以及全体同学的个人交流做好示范及指引。】
二、语言训练,借画学说;
1、揭题:未来的桥
2、宣布举行桥梁设计比赛,提名“奖项”。
【设计理念:学生进行口语交际,教师须对交际方法作相应的指导。原本我设计的问题是“想让别人知道你设计的桥很棒,你有什么好办法?”后来我又想:小孩子的兴奋点很低,当时宣布比赛已经让很多孩子跃跃欲试。如果这时忽然问这么个问题,就有点像大禹父亲用“息壤”堵洪水一样,又像在一个急于赶路的人前面放了快巨石,告诉他你必须打碎巨石才能过去一样让人不舒畅。所以,后来我索性放开手脚,不拘泥在形式里了,而是让他们提出奖项,顺着学生的思维,并在这个过程中尝试着指导学生们在说桥的时候关注桥梁设计的样子、作用等。】
3、小组交流,评出组内最佳设计者;
4、个别组上台交流,模拟对话。
【设计理念:我认为,口语交际课所重视的不应仅仅是问题解决的结果,而更应是学生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以及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活生生的体验。,本环节中,通过情境创设,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际,使学生表达更自然、更流利;通过其余学生的从桥的样子、材料、色彩等多方面提问加以引导,使介绍更全面、更丰富,同时注重了对学生在会听、会问、会说三方面的要求和培养。】
三、再创情境,提升说话;
1、小组代表将优秀的作品贴在黑板上。
2、模拟对话:设计者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
3、评奖,表扬设计师。
【设计理念:“颁奖”环节的设置使得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参与性得到了充分体现,同时也不失为口语交流的良好训练时机,进而发展学生的审美观、价值观。】
四、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