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范文 > 教学计划

小学教学计划

时间:2025-07-26 00:18:34
【精华】小学教学计划汇编九篇

【精华】小学教学计划汇编九篇

时间一晃而过,我们的教学工作又将在忙碌中充实着,在喜悦中收获着,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教学工作了!相信写教学计划是一个让许多人都头痛的事情,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小学教学计划9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教学计划 篇1

小学英语教研组共5人,每一为教师对工作都认真负责,对待学生充满爱心,在新的学期中,我们会更加努力,本学期工作计划如下: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我校英语组将以学校和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轻负担,高质量”为中心,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为重点,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通过教学研究,提高教师驾驭课堂能力,使教师尽心尽职,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教育工作中,让学生在“以人为本”的教学氛围中,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使“后进生”能够顺利摘帽。同时教师在不断地学习和钻研中,使专业化水平得到不断提高,为进一步提高我校英语教学质量而扎实开展工作。

二、重点推进工作及目标:

进一步加强教研组建设,继续发挥我们英语教研组的辐射引领作用,同时学习校其他教研组的经验与方法,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我们还须着重加强对教材分析、把握、理解和挖掘的研究,加强教师备课能力,通过集体教研活动、流程管理的检查、反馈评估等办法,不断指导教师提高备课有效性,制定符合本校本班实际的教学目标,安排好适切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1.发挥我们教研组的辐射引领作用,介绍经验,同时虚心向校其他教研组学习,大家取长补短,共同提高。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

根据上学期提出的建设目标继续开展研究,提高教师与时俱进的发展意识。

2.继续深化有效教学研究,加强集体备课,通过集体教研活动,着重加强对教材分析、把握、理解和挖掘的研究,提高教师备课能力。

3.狠抓教学流程管理,通过检查、反馈评估等办法,使教师不断提高备课有效性,制定符合本校本班实际的教学目标,安排好适切的教学内容,以此提高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具体措施:

(一)继续加强教研组建设,根据自身特点研究制定发展目标

1、教研组建设:完成上学期制定的校本培训课题,根据上学期制定发展的目标继续开展研究。

2、发挥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在教学五环节中的作用,以严谨科学、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研究教学,研究学生,提高教师与时俱进的发展意识。

3、加强新课程理论学习,学习新课标,明确各年段的教学任务,重点研究执教年段的教学任务。

(二)通过集体教研活动,着重加强对教材分析、把握、理解和挖掘的研究,提高教师备课能力。

1、集体备课每月不少于二次,每次教研活动有中心议题,以便对教材分析、把握、理解和挖掘的研究。

2、落实点:1、各类教学计划、教案中各单元分析,2、要关注各个模块坡度及衔接。

3、坚持组内听评课,加强评课,检验集体备课的效果,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能力。

(三)制定符合本校本班实际的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研究学生,撰写好符合本班实际教案,课前再次修改教案,明确各教学要点及步骤。

2、通过教学反思、随笔,回顾教学,寻找薄弱点,积累教学经验。

(四)关注学生,着眼于学生的可持续性发展。

1、根据学生年龄段,调动学习积极性,关注学生学习情感的投入。

2、制定方案,加强教育,改变学生学习行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3、制定措施,加强训练,增效减负,夯实学习基础,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

4、减负:教导处于期中、期末两次召开有关作业量的学生座谈会,并不定时地进行随访。

(五)继续加强教学流程管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教研组、备课组记录本:重点查发展目标。

2、继续加强随堂听课,查互听互评、议课研讨,查教案修改,

查学习习惯、查全体学生的参与度。

3、查备课:抓课堂教学的规范操作:切实加强集体说课、议课、改课的备课组活动,发挥组内合力作用,开展教学实践研究。⑴计划部分:整册教材教学、训练重点、教学策略、教学措施,进度表。

⑵教案部分:各单元分析,修改后的教案,(包括目标、训练重点、教学环节、步骤调整)课前预习、练习设计(主要一、二题)。⑶反思部分:学生学习情况、效果评析,改进意见。

⑷作业:作业布置的一致性、作业批改的精细性为重点检查内容。

⑸教学评价:遵循教研员要求,共同拟定练习卷,紧扣教材,关注教学重点的落实,知识点的衔接。

四,各阶段活动安排:(初步拟定,不妥之处临时调整、补充)

九月份1制定工作计划

2统一教案、作业标准

3制定后进生转化工作计划

十月份围绕本学期教学主体,开展听评课活动十一月份总结后进生转化工作,做好常规教学十二月份研究复习方法,制定复习计划

元月份做好复习工作,努力提高统考成绩

小学英语教学工作计划

本学期小学英语工作要继续认真贯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课程实施中的问题而展开,不断研究、总结、推广教学经验,探索英语教学规律,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不断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

一、学习教育教学理论,转变教育观念

1、要继续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系统学习一本理论书籍以及杂志上有关教学改革的经验文章,探寻以先进的、正确的教育教学思想,切切实实地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的途径和方法,将素质教育的要求真正落实到学科教学中。

2、要继续认真学习《英语课程标准》,明确小学阶段英语课程的目的是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他们英语学习的积极态度,建立初步的学习英语的自信心,培养学生一定的语感和良好的语音、语调基础;形成初步用英语进行简单日常交流的能力,为学生终身发展服务。

3、要转变观念要不断创新,适应新的教学评价机制,小学英语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激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评价形式具有多样性和可选择性。评价形式以形成性评价为主,以学生平时参与各种教学活动的表现和合作能力为主要依据。

二、依据本组教研,提高自身教学教研水平

1、加强课程管理,要认真对待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使学生乐学、爱学,以避免部分学生过早失去学习兴趣和信心,造成学生的两极分化。

2、要加强对英语教研组工作的学习,要真正形成钻研教材,研究教法,探讨学法的浓郁教研氛围。要通过教研不断总结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方法去处理教材,提高驾驭教材的能力,促使自己创造性地使用好新教材。

3、培养 ……此处隐藏13505个字……>深入实施素质教育,贯彻“健康第一”的思想。广泛开展羽毛球课外训练活动,提高我校羽毛球运动竞技水平,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学生全方位发展。

二、科学选材

选材成功是训练成功的一半。科学选材作为一项系统长期的工作要常抓不懈贯穿始终。随时留意发掘优秀运动员苗子,一经发现积极取得其家长和班主任的支持,随之召来跟队进行试训,经过初选与复选,最后将可造之材招收进队。源源不断补充壮大队伍,完善齐备各年龄段队员的梯队建设。

三、队伍情况

1、羽毛球队现共有队员31 人,其中男生16人,女生15人。二、三年级学生占25人。其它年级的队员还需不断发掘吸收补充。在四、五年级至少要精选10名学生进队。

2、经过训练,大多数队员兴趣浓厚,训练态度认真,训练中逐渐形成一种你追我赶、互不相让、顽强拼搏、乐在其中、积极向上的作风与氛围。但也有少数身体条件好的队员因家长不支持而退训。

3、训练时间安排:每周星期二~星期五7:30~8:20;星期一~星期五16:30~18:00;星期六9:00~11:00

四、训练目标

以培养和输送羽毛球优秀后备人才为目的开展教学训练工作,根据少儿运动员的生理、心理特点,有计划地进行全面技、战术、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的教学训练,全面提高运动员技、战术水平,身体素质、专项能力。

五、训练任务

1、学习主要基本技术,初步建立主要击球动作的基本姿势。

2、发展全面身体素质。

3、学习和掌握初级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知识。

4、培养学生“球感”、“拍感”、“本体感”、“时空感”等专门性感知觉。

六、训练步骤

因训练队绝大部分学生年龄小,训练水平低,不必划分明显周期只分了二个阶段,严格遵循“打好基础”、“不间断”的原则来安排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9月~10月)

本阶段技术60%、游戏10%、素质30%。

采用各种有效手段,帮助运动员对基本技术建立清晰、准确的动作表象。熟练掌握正确的握拍方法。初步掌握正手发高远球、后场正手击高远球技术的动作要领。练习难度与技术要求,要结合运动员的年龄和身体专项素质能力,合理安排。在不产生或加深错误动作的前提下,逐步加大练习难度,提出更高的技术要求,合理运用技术能力。要特别重视后场正手与头顶的高球技术的训练。

素质方面,主要发展全面的身体素质,重点发展和提高速度和灵敏素质。抓好这二项素质的发展敏感期。学习羽毛球专项步法,初步掌握正、反手上网移动步法,正手与头顶的后退移动步法以及正手与反手两侧移动步法。在步法训练中,抓好起动、移动、制动、回动四个基本环节,步法应与专项技术有机的结合起来,根据运动员的专项能力,进行教学训练。

第二阶段(11~1月)

本阶段的训练以全面身体素质训练为主。技术占50%、素质占40%、战术占10%。

训练的主要任务是发展全面身体素质,利用冬训,储备体能。因队员年龄小,训练以有氧代谢运动为主。提高专项能力。单项技术以固定球路训练为主。对技术动作进行精细化加工,以达到技术动作的一致性、隐蔽性。提高击球落点的准确性。

七、训练措施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样,

3、将训练与思想教育结合起来,在训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羽毛球运动的爱好与兴趣。

2、在教学过程中,因教学的对象是少年儿童,所以,每一项教学训练的方法都必须符合他们的特点,应围绕着形成某一种动作而练,练习难度和技术要求应符合少儿运动员年龄和身体发育程度,不宜过高和过急,注意循序渐进。练中注重技术、战术、作风与心理素质的培养。有意识的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肯吃苦”的意志品质。加强跟班主任、家长的联系,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 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地进行严格训练,加强意志品质培养,从小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与训练作风。

4、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自觉性,完成每一阶段计划,并做好阶段测试工作。

5、训练中发挥教练主导作用,注意克服训练中注意力易分散现象,提高训练效果。

6、训练中提倡多看、多练、多想,教练员多示范、多陪练、多纠正动作。

7、督促学生文化学习,做到学习、训练两不误。

小学教学计划 篇9

一、班级特点分析

少儿舞蹈班招收的都是5—10岁左右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主要也是培养兴趣为主要目的。进行舞蹈基本功训练,身体各个部分软开度训练,学习舞蹈节奏、舞步组合,节拍练习及舞蹈小节目,以学生动作协调能力为训练重点,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气质,提高艺术修养,增加学生对舞蹈的了解。

二、教学重点

针对此年龄层儿童的心理和生理特点,来编排和教授这门课程,希望通过这门课程中简单的站位,舞姿,动律动作及小的舞蹈组合训练,让学生更充分、正确的活动运用自己的身体,让学生在学完这节课程以后,在柔韧性,模仿能力和表现力都有所提高,也更喜欢这门课程。

三、教学内容

1)课前热身游戏

2)芭蕾舞(民族舞)基本功训练

3)音乐舞蹈小组合共6个,2个完整的舞蹈片段,这是教学的重点。

组合练习分为:头部练习,腿部练习,腰部练习,波浪手,摆臂

舞蹈片段分为:民族舞一个,。流行舞爵士舞一个。

四、教学效果

1、软开度达到一定的标准(横,竖叉下腰压腿)完成。

2、模仿能力(能够很快很形象的模仿老师的动作)。

3、表现力(跳舞蹈小组合要有一定的表情,自信)。

五、教学手段

1、有计划的制定出每节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

2、每次教授新课由老师表演师范导入教授新课内容。

3、有步骤的教授课程内容。如:压腿练习(10分钟)

步骤:

1、教授正确的把上压腿方法;

2、教师正确示范,口数节拍;

3、口数节拍,教授学生压腿练习;

4、口数节拍,学生单独完成

5、配合音乐,完成组合。

六、教学计划

根据每期课时,分为四大阶段进行训练。

1、通过有针对性,有趣味性的地面活动组合,由头到脚的引导学生们活动开身上的每一个关节,每一寸肌肉,进行单一舞蹈动作的训练。

2、由单一的动作练习过度到音乐组合中,主要通过单一的动作讲解,示范和反复练习完成,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基础。

3、这个阶段是最为重要的训练阶段,在以前课程的基础上,大量加大组合的训练,同时还要不断巩固复习基础课程练习,并且加入舞蹈小舞段的练习,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舞蹈表现力。

全面的复习本学期学习的课程内容。

《【精华】小学教学计划汇编九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